
金秋送爽,丹桂飄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中國傳統佳節“重陽節”來臨之際,9月29日上午,出版社組織召開了2019年離退休職工重陽節團拜會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征求意見會。離退休老干部、出版社領導班子和職工代表參加會議。會議由出版社總編輯楊國安主持。

會上,出版社黨總支書記、社長于華龍首先感恩老同志們對出版社發展作出的無私貢獻與付出,總結了幾代河大出版老前輩們積累的優良傳統,“崇尚文化、敬畏職責、艱苦創業、樂于奉獻”。這是我社寶貴的精神遺產。同時此次會議是按照校黨委《關于在全校黨員中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落實“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借重陽節慰問離退休職工之際,深入調研,征求老同志們對出版社發展的寶貴建議,是落實出版社主題教育活動中“邊學、邊查、邊改、邊做”工作方案的重要措施,對我社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及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接著,于華龍介紹了我社近一年來所做的工作。在社會效益方面,一是積極推動2015年以來獲批的國家重大出版項目的出版工作。二是積極申報并獲批了國家出版基金項目和國家“十三五”出版規劃增補項目。三是克服“重申報,輕管理”的現象,完善重大項目管理機制。在經濟效益方面,截至前三個季度,雖然基礎教育領域受國家政策因素影響,碼洋有所下降,但收入較之往年大幅度增長,表明產品結構趨于合理,成本控制效果明顯。在內部治理方面,一是完善機制,進行機構改革,強化監督,內部運轉更加高效。二是健全制度,修訂完善了十幾項規章制度。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引進來,走出去”培訓方式,著力提高編輯營銷隊伍的業務素質和精神面貌。四是大力推進清欠工作。五是降庫存、降損耗、降成本、去水分,“三降一去”,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同時,于華龍社長從品牌特色不明顯、經濟結構單一、融合出版能力嚴重不適應出版業發展趨勢特別是編輯隊伍素質等方面分析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提出增強學習意識、大局意識、政治自覺、創業精神和奉獻精神的工作舉措,并通報了出版社第四季度工作的部署和思路。最后,于華龍社長由衷祝福全體老同志們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并懇請老前輩們多提寶貴意見。
隨后,老同志們對新一屆領導班子組建以來給出版社帶來的新氣象、新舉措、新發展給予高度評價,紛紛回憶艱難創業之路,暢談出版社的發展,感謝出版社對離退休職工的重視和關懷,積極為出版社的美好未來建言獻策。老同志們激情洋溢,警句頻出:

“苦的很快樂”
朱紹侯先生用“苦”字總結了出版社開創時的情景,回憶了出版社建社初期創業的艱辛與同事們團結奉獻、攻堅克難的往事,表示雖苦但“苦的很快樂”。朱先生建議出版社一是要保持艱苦創業、攻堅克難、樂于奉獻的精神,二是始終堅持正確的出版導向,堅持黨的出版路線方針政策,確保意識形態安全可控。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
李經洲老師回憶點滴往事,訴說河大出版人的創業精神,甘于奉獻,勇于擔當,不怕困難,提出“人還是要有點精神的”,要求出版社要抓好隊伍建設。
“雙效合一”
孫榮光、袁喜生、孟憲法等老同志們提出,出版社要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實現“雙效合一”。同時,通過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表示現代出版與過去相比雖有所不同,但基本不變的是“出好書”,并且結合當前“人工智能”、優秀傳統文化等方面的熱點,在選題策劃方面提出真知灼見,要求編輯不僅要懂得編書,更要有經營意識。

“人強社興”
宋應離先生認為新一屆領導班子一年來所做的工作很有成效,重視調查研究,進行內部改革,各司其職,強化校對隊伍,提高編校力量,著力主題出版等卓有成效,為今后發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高度贊揚了出版社現任領導班子能夠清醒地認識目前存在的問題,具有強烈的憂患意識,這為出版社日后的發展奠定了牢不可破的思想基礎。提出“人強社興”,從加強學習、走出去、主動策劃選題能力以及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為出版社發展提出中肯意見。
會后,老同志們對本次會議的舉辦表示十分滿意,一方面能見到共同艱辛創業時的同事、伙伴,分外高興,把手言歡;另一方面看到了出版社重現光彩的發展新希望,由衷欣慰,表示今后將一如既往關注和支持出版社發展,祝愿出版社的明天更美好。